学院新闻

祝贺!| 我院研究生团队荣获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多项荣誉!

发布时间:2025-08-30浏览次数:88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近日,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我院研究生团队一路披荆斩棘斩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沈昕、汪静、周梅、王慈四位老师获“优秀指导老师奖”。

华东师大全国总决赛团队与主办单位领导合影

“天网航芯队”(右6)获全国一等奖

“凌空智控队”(左2)获全国一等奖

“VQ-TECH队”(右4)获全国一等奖

“脉向芯帧成”(右2)获全国一等奖

研究生获奖团队

一等奖作品

面向分布式高带宽数据的ARINC664航空网络终端

团队名:天网航芯

团队成员:张祥宇、李德渊、王赟浩(左起)

指导老师:沈昕、刘一清

作品简介:

作品创新性地引入分级动态调度与细粒度带宽分配机制,实现了单链路带宽从常见的1000M提升至20G,带宽利用效率从24.3%提升至89.6%。同时,系统搭载深度融合的软硬件安全架构,能够全面保障在复杂严苛航空环境中的高可靠运行,为未来航空电子系统提供了关键基础设施支撑。

作品框架图

团队感言:

从最初的硬件设计一步步走到最终系统联调测试,我们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大大提升了工程实践能力。团队精诚合作,攻克一项项技术难点,最终在比赛现场完整展示了我们的创新成果。

基于TTP-FPGA的异构确定性高带宽工业控制器

团队名:凌工智控

团队成员:刘子傲、张睿鑫、王玮烽(左起)

指导老师:王慈、刘一清

作品简介:

“凌工智控”团队针对传统工业控制系统实时性不足、协议异构、扩展性差等痛点,提出了一套高安全性、高带宽、时间可确定的控制系统,自主研发16层硬件控制器、优化航空级TTP协议,实现了10Gbps高速可确定性通信,支持数十路高清视频同步传输和上百个工业设备实时控制,为工业控制从“能联”到“智能协同”提供了自主可控的解决方案。

作品框架图

团队感言:

团队携手突破多项技术瓶颈,最终展示出自主研发的工业控制系统。我们与兄弟高校的优秀队伍切磋交流,收获了宝贵的技术灵感和新思路。

基于FPGA的高速HDMI视频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

团队名:VQ-TECH

团队成员:杨骏恺、王慧玲、成文静(左起)

指导老师:周梅、刘一清

作品简介:

“VQ-TECH”团队自主设计了一款基于FPGA的高速HDMI视频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可实现两路各10G采样率的ADC数据采集,创新性地集成了HDMI视频信号发生、高速数据采集、信号分析检测三大功能,具有专用性强、集成度高、操作便捷、性价比高、扩展性强五大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航空电子、安防监控、娱乐影音、医疗成像等领域中的HDMI视频测试中,为高清视频系统中的接口测试与信号完整性分析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

作品框架图

团队感言:

备赛期间,团队鏖战在实验室的每一个不眠夜。虽倍感艰辛,但攻破每一个Bug的喜悦和团队紧密协作的温暖,至今记忆犹新。所有的汗水,在最终成就达成的那一刻,都化为了无比的骄傲、满满的成就感! 

基于FPGA的低时延高安全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团队名:脉向芯帧成

团队成员:戴文沁、李资跃、方堃(左起)

指导老师:汪静、刘一清

作品简介:

“脉向芯帧成”团队主要针对当前交换机在实时性、高安全传输两个方面的需求,开发出一套硬件逻辑安全方案,创新性提出逻辑多处理核流水线并行查询的逻辑架构。该架构将数据转发时延降至0.77us,同时支持硬件状态上报,可实现提前预警,有效保障系统安全运行。

作品框架图

团队感言:

从初赛到决赛的征途布满波折,棘手的难题接踵而至,却总能在团队成员彼此的鼓劲中一一拆解、逐个攻破。学校的鼎力支持、老师们的悉心指导,是我们坚实的后盾!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是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电子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竞赛以含金量高,学科交叉广泛,综合素质要求高、紧密围绕产业需求为特色,是面向全国在读研究生的一项团体性电子设计创新创意实践活动,是在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主流赛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上海赛区中,我院有多位老师获得了“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他们分别是邱崧、沈昕、金豫、刁盛锡、王慈、汪静、王淑仙、田伟、周梅。未来,学院师生团队将继续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强化卓越学术、创新实践引领,为培养更多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持续提供坚实支撑与广阔平台!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