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卓越育人】学院张健教授的《传感器原理》课程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发布时间:2025-09-09浏览次数:26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我院张健教授的《传感器原理》课程成功入选,这是我院高质量教学水平和系统性课程建设成果的重要体现。

课程简介:

传感器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中一个重要领域,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随着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工业自动化等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技术越来越显示出其巨大作用。在此环境下,本课程面向华东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学院在校学生线下学习,同时于中国MOOC网站开设线上课程,内容涉及电子测量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检测技术、常见电量的测量方法、常用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常见非电量的电测法。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传感器的发展动向,掌握各种传感器的相关基本理论、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及其特点,熟悉常用传感器的工程设计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合理选择和应用传感器,为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课程负责人介绍:

课程负责人张健教授长期以来从事半导体传感器,微/纳加工技术,微型生物传感器,微型化学(气体)传感器,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等相关研究工作,主讲本科生、研究生传感器相关课程,累计授课超过500学时。曾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新加坡国立材料研究院担任研究员,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研究生导师。研究工作得到了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教委等的支持。张健教授重点参与了相关课程配套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其中《电子电路与传感器实验》(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智能家居应用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2年第1版,987-7-10736731-1)和《ALTIUM Designer原理与PCB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23)已正式出版。2018年,张健教授获得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示范课程建设资助,在其主持建设的《传感器原理》课程中,思政建设成效显著,相关内容获得上海市政府表彰。张健教授丰富的科研背景与教学经验为课程的成功入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