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 2021-09-28
    2021年9月22日至9月25号,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团委组织学生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的西操场、体健院乒乓球馆和羽毛球馆举办2021届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纳新赛。在刚刚过去的2020东京奥运会上,我们的奥运健儿过关斩将、所向披靡;在夏意仍未消散的九月,球场上的大一新生们挥洒汗水,谱写自己的青春乐章。借这次纳新赛的机会,让来自于五湖四海的同学相互了解、相互认识,在弘扬体育精神的同时,感受运动的魅力与欢乐。排球需要的不仅是个人的技能,更是一个团队的合作意识,赛场上的大家配合默契,团结战斗,发扬无所畏惧的女排精神!小小的乒乓球蕴含着无尽的汗水和力量,“不信极限”的信念让我们披荆斩棘,创造属于我们的“梦之队”!广阔的足球场是每一位球员的舞台,相信自己拥有无穷的潜力,相互切磋,相互学习,遇见更好的自己!球网上飞驰而过的羽毛球象征着少年的青春与力量,挥动的球拍掀起平地的风!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2021届纳新赛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每位同学都在此收获欢乐与友情,无论是球场上的顽强拼搏还是场下的欢呼呐喊,都是我们大学四年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希望我们在感受体育魅力的同时弘扬体育精神,永远保有对体育运动的热
  • 2021-09-28
    在2021年9月24日,伴随着九月的微微凉意,华东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迎来了期盼已久的草坪音乐节。图书馆前的草坪上,未来的音乐家、歌唱家纷纷背上吉他、拿起话筒,以声会友,用音乐谱写青春的乐章。本次活动由学院团委学生会筹办。无论是欢快的流行乐,悠扬的古风歌曲还是富有艺术气息的古典乐,这场盛大的音乐盛宴吸引来了过路的师生,众人纷纷驻足聆听,或是为台上的乐者欢呼赞美,或是在台下轻声合唱,动听的旋律回荡在华师校园。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草坪音乐节的顺利举办,要感谢每一位演出者的精心准备,也离不开每一位幕后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台上台下忙碌的身影,提前数日的准备安排得以让每一位同学全心陶醉于音乐之中,热爱音乐,享受音乐。
  • 2021-09-23
    2021年9月22日,学院邀请我国著名光电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建宇院士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光的极限探测及其在空间的应用”的精彩报告,本次讲座是“70周年校庆·大师讲堂系列”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报告由院长吕岳教授主持,他向师生详细介绍了王建宇院士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成就,并代表全体师生向王建宇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王建宇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光电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主要从事空间光电技术和系统的研究,主持国际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系统的设计和研制,解决了星地量子科学实验中光束对准、偏振保持和单光子探测等多项核心技术难题,确保了星地量子密钥分发、纠缠分发和地星量子隐形传态等科学实验的完成;提出了超光谱成像与激光遥感相结合的探测新方法,解决了多维遥感探测中信息同步获取难题,主持研制了多种超光谱遥感系统,并产生重大效益;提出了空间远距离激光高灵敏度单元和阵列探测方法,实现了我国激光遥感的首次空间应用。王建宇院士从“光是什么”这个问题出发,引出了“光的极限探测应用领域”这一话题,用多个实际案例对光子探测在太空中的应用进行了
  • 2021-09-17
    2021年9月15日下午,李庆利教授及陈建刚副研究员应邀访问了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心脏超声诊断中心,并与心脏超声诊断中心主任张玉奇教授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会上,陈建刚副研究员首先介绍了上海市多维度重点实验室的团队及科研情况,同时介绍了弹性超声、胎儿心律失常等人工智能产业化方向的前沿科学研究;然后,张玉奇主任详细介绍了医院及科室的发展情况,同时对科室目前所做的一些人工智能方向的课题研究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最后,李庆利教授与张玉奇主任在人工智能与心脏超声的相关课题研究上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达成了合作共识。同时双方也在联合培养医工交叉方向研究生的新型导师模式下进行了探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英文缩写“SCMC”)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世界健康基金会(Project HOPE)合作共建的一所集医、教、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2017年经国家卫健委审批同意,成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心脏超声诊断中心是心血管内科的二级学科,目前由7名医生、6名技术员构成,其中博士4人,硕士3人,硕士生在读1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4人,科室
  • 2021-09-17
    为提高2021级新生的政治觉悟与思想素质,积极引导新生自觉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帮助新生端正入党动机,2021年9月15日,学院特邀组织员高念理老师在信息楼魔方厅开展新生入党启蒙教育主题讲座。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高念理老师通过回顾历史,逐一向新生介绍了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领导地位和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并分别从为什么要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条件、端正入党动机等方面,告诉大家如何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希望同学们努力提升自我,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共同为学院和学校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活动是我院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提高学生对党的认识,明确学生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激发学生政治热情,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 2021-09-12
    为帮助更多考生了解华东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的研究生教育特色、学科优势、师资力量和研究生报考政策,我院副院长乔德礼教授,通过网络直播形式,开展2022年信息与通信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子信息专业研究生招生宣讲会。 乔德礼教授就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科专业、培养特色、科研动态、研究生录取、就业情况等进行宣讲介绍,共有2000多人参与了线上宣讲会,考生们对自己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在线咨询。招生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首要环节,高质量的生源是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基础,线上宣讲会为学子报考志愿、选择专业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帮助。 学院在过去的十年中为通信工程和微电子领域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众多毕业生成为国内外顶尖ICT企业以及半导体企业高层管理者或微纳传感器公司创始人。绝大多数毕业生进入全球及国内顶尖ICT企业,去向大都是半导体、电子科技、集成电路及相关领域的企业,充分体现了专业在高端岗位的育人特色和优势,被评为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为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学院成立创新创业中心,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构建和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学院各类科技
  • 2021-09-07
    2021年9月2日,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于四教106报告厅隆重举行。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院长吕岳、党委副书记马红梅、副院长乔德礼、双创中心主任刘一清、电子工程系系主任陈少强、院长助理周梅、学院办公室主任李庆吉、学院教师代表徐冠军、2021级本科生辅导员蔡小梅以及刚刚入学的2021级117名本科新生、129名研究生新生参加开学典礼。因学校防疫要求,本次开学典礼分为第四教学楼、学院魔方厅两个线下会场及线上会议室同步进行。典礼由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团委书记祝菲尔主持。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现场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致欢迎辞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首先致欢迎辞,代表学院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到,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隶属于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部,致力于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通信与电子领域卓越人才、推进一流信息学科建设。在为同学们制定的培养方案中,学院贯彻“新工科”的培养理念,强化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培养,力求以培养有扎实专业基础、擅长专业应用、创新意识与能力兼备的新型工科人才为目标。他强调,学院有多年的竞赛根基和传统,
  • 2021-09-07
    9月1日下午,学院在信息楼一楼魔方厅召开新学期教职工大会,会议对学院近期重点工作进行了汇报,学院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工出席会议,大会由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主持。 郑正奇书记首先介绍了学校“双一流”建设、十四五规划和校庆筹备情况,同时希望老师配合学校即将开展的实验室有偿使用工作,汇报了学院关于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的开展情况,传达了学校有关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通知精神,提醒学院教师在品德修养、待人处事、教学科研、治学精神等方面都应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学院副院长吴幸介绍了学院目前科研经费的到账情况和学院科研经费管理的变化,指出接下来将简化预算编制,加大激励力度。同时汇报了学院2021年人才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并对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进行了动员。 学院副院长乔德礼汇报了新学期的教学工作安排,对新修订的教学绩效分配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在学院老师的努力下,我院卓越育人成效显著,在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和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屡创佳绩。最后希望全体教师重视学院安全工作,按照学院安全管理负面清单,严格执行和落实,保
  • 2021-09-07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2021年9月1日上午,通信工程系教工党支部在信息楼341会议室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会议由支部书记周梅主持。 周梅介绍到,此次专题组织生活将回顾前一阶段支部党史学习情况,交流学习体会,党员们要联系自身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查找差距不足,进行自我批评与批评。随后,周梅代表支委会报告了半年来党支部的工作情况,通报党支部委员会检视问题。各位党员老师从活动丰富性、灵活性、支部活动和学生工作相结合等多方面提出了建议,共同为支部的建设出谋划策。 支部党员老师依次介绍了党史的学习情况与学习体会,对在党史学习以及工作岗位上的不足和差距开展了自我批评和批评。在党史学习中,大家从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信仰力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自我检视中,大家在学生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找差距,拓思路,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吕岳院长指出,经过共产党人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奋斗,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我们很幸运,生活在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生活在了最好的时代,希望大家继续加强党史学习,同时把自己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做实、做好。 郑正奇书记指
  • 2021-09-05
    近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21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入选人员名单出炉,共150人入选。经第一轮通讯评审、第二轮见面会评审,我院文颖研究员入选优秀技术带头人计划。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面向50周岁以下的科技人员,目的是选拔和培养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技术带头人,促进其建设高水平科研梯队和创新团队,带动上海科技和产业发展。其中,文颖研究员入选的优秀技术带头人计划,以企业为依托,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优秀科技人员围绕企业科技需求开展研究,以人才计划为纽带开展产学研合作。文颖研究员主要从事基于视频图像判别分析与理解计算研究,包括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和医学图像处理等方面,主要应用于生物特征识别、核磁共振脑图像分析与理解。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等省部级以及横向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十余项,获授权4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入选2012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获得2015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21-09-01
    天高云淡,烈日当空。8月31日,华东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学院19、20级的学子们迎来了为期5天的军训。同学们身着迷彩服,排列着整齐的方阵,精神饱满,全身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尽管赤日当空,但同学们在烈日下任凭汗水挥洒,身姿依然挺拔。在教导大家基本的站军姿和转体等动作后,教官们用整齐划一的步伐和铿锵有力的声音向同学们展示了标准的动作,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不仅展现出教官的英姿,而且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激励着同学训练。在下午的训练中,教官教授军体拳。待同学们了解基础后,教官寓教于乐,让同学们在欢乐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技巧。在这之后同学们右直拳,左直拳,每一拳都气贯长虹,右摆拳,左摆拳,每一声都势不可挡。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另一部分同学的身影。后勤保障人员的帮助和支持让同学能够毫无保留的在场地上挥洒汗水。在上午的训练中有同学因身体不适而休息,后勤同学义无反顾的为她打伞遮阳。 同时他们心思缜密,考虑同学的需求,为同学们准备了充足的淡盐水和纯净水,让他们能够补充充足的水分以免中暑。辅导员也在军训的现场关注同学的军训情况,给予同学们精神的支持,鼓励同学照顾每一个同学。无论同学,教官以及辅导员,每一个参与到本次军训
  • 2021-09-01
    2021年8月30、31日,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又迎来了一批新同学。在学院党委的组织安排下,学院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的40余名志愿者齐心协力,协助2021级117名本科新生、128名研究生新生顺利完成新生报到。为配合疫情防控要求,学院精简了报到流程,妥善安排各个环节。一大早,热情服务的志愿者们就已准备妥当,等待着新生们的到来。在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之下,迎新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展开,新生们朝气蓬勃的笑容为通信学院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随着新生们的陆续到达,信息楼逐渐变得热闹起来。新生们在志愿者们的引导下交材料、领取校园卡及新生手册,快速完成了报到流程。志愿者收取报到材料报到完成后,在志愿者们的引导之下,新生们拿着学院精心准备的创意手板,在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迎新签名墙前留下了在华师大的第一个精彩瞬间。新生在签名墙前留影纪念学导与新生在签名墙前合影在所有流程结束后,新同学们可以领到一份充满心意的新生大礼包。 新生大礼包为更好地传承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的风貌和精神,帮助新生快速融入大学生活,加强新生的身份认同和集体意识,通信学院设计制作了一批院服,赠送给学院2021级全体新生。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202
  • 2021-08-31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如今水满浮萍,夏荷初露,正是朝阳万里的孟夏之时,沉寂了数月的大自然已重新染上斑斓的色彩,等着人们去走近、去领略、记录那蓬勃盎然的生机!值此万物明艳之时,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工会举办了第二届“通电青春、活力无限”摄影大赛,不拘设备,不限形式,各位老师用自己发现美好的心去发掘了这个美好夏天的景致!通过工会委员的投票遴选,第二届“通电青春、活力无限”摄影大赛的比赛选出了一等奖2位;二等奖5位;三等奖8位。感谢各位老师的参与!最后,请注意,一大波照片正在来袭!黄昏的校园。(张颖芳老师)空中的飞鸟。(张颖芳老师)海边风情。(郑正奇老师)通信学院同学们的学习风貌。(李庆利老师)争奇斗艳暖春夏的鲜花背景,父爱的诠释。(蔡小梅老师)翩翩起舞的姑娘们。(郑正奇老师)重庆的解放碑(陈昕苑老师)还有那涓涓细流。(李庆吉老师)水上森林。(刘洪英老师)信息楼楼前的映山红。(刘一清老师)远山。(马红梅老师)樱桃河。(周晓峰老师)古镇风光(朱金泽)
  • 2021-08-31
    2021年8月26-28日,“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成功举办,来自全国的391支参赛队伍展开激烈角逐。华东师范大学在这项全国最高水平的专业竞赛中披荆斩棘、表现优异,共斩获总决赛技术类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2项,获奖总数位于全国高校前列,获奖队伍全部来自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集创赛是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一项全国性赛事,也是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知名度最高、参与人数最多的一项赛事。与往年不同的是,受疫情防控的影响,本次集创赛总决赛采取线上答辩方式进行,这给参赛队伍带来了新的挑战。最终,获奖队伍克服了展示时间有限、演示方式受限等难题,顺利参赛。26日上午,总决赛活动启动,比赛分为18个杯赛,每天有6个杯赛的参赛队伍进行答辩。随着主持人宣布总决赛开始,各个参赛队伍有序进行答辩。其间,燕东微电子、艾为电子、安谋科技(中国)等企业在线上进行宣讲。由张润曦和石春琦老师带领的三支参赛队伍在比赛中披荆斩棘,一队获得了全国一等奖企业大奖(全国第一名),另外两队获得了全国二等奖,在研究生创新创业领域获得了良好声誉及影响力。正如诗句“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所说的,要想把天下各个地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