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 2020-06-09
    由于疫情影响,往年正常的学院集体儿童节庆祝活动不能举行,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工会举办了六一儿童节线上活动。老师们和孩子一起玩耍,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愉快的亲子时光吧!这里有,有意思的植物大战僵尸这里有,快乐的歌声这里有,可爱的拉链儿歌这里有,快乐的数字启蒙这里有,快乐的亲子夹球跳这里有,快乐的儿童体感游戏这里有,巧妙的变色游戏这里有,认真的小小钢琴家这里有,篮球场的嬉戏这里有,美丽的紫藤园这里有,戴红领巾的欣喜这里有,布丁的美味这里有,练字的安静这里有,厨房的勤劳这里有,鲜花中的游玩这里有,姐妹俩的滑板车这里有,姐弟俩的爱心这里还有,姐弟俩的自行车这是哪?是六一儿童集体活动游乐场吗?非也,这是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不一样的儿童节庆祝活动。学院还精心给通信宝宝们准备了礼物。祝愿小朋友们六一快乐,茁壮成长!
  • 2020-06-09
    5月13日下午,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教职工大会在腾讯会议线上举行,大会对学院近期重点工作进行了汇报,学院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工出席会议,大会由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主持。学院副院长乔德礼详细介绍了研究生复试的安排和注意事项,希望各位老师从各个层面要高度重视,谨言慎行。同时还介绍了研究生毕业论文情况,希望各位老师严格把关,对相关学位论文进行审查。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也再次强调研究生复试的重要性,复试工作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 学院副院长吴幸对在线教学情况进行了汇报,本学期全部课程采用线上教学,如此大规模的在线教学是对教学模式的挑战,希望老师把控课程质量,采取各种措施,并积极做好期末课程在线考试的安排。吴幸老师还介绍了毕业年级情况,学院在线教学运行平稳。学院党委副书记马红梅详细介绍了学生返校安排,结合学校部署,除了毕业班,有科研需要的非毕业年级的学生也可以提出申请,跟导师核实后可以返校,同时还对学生就业情况进行汇报,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希望学院各位老师积极提供招聘信息,一起推进学生的就业工作。 郑正奇也指出疫情下学生的返校工作也是非常复杂的工作,希望老师们关注学生动态,按照学校要求,防控疫情风险。学院院
  • 2020-06-05
    6月3日下午,晶晨半导体-华东师大通信学院交流座谈会在信息楼341报告厅顺利举行。晶晨半导体系统副总裁潘照荣,晶晨半导体模拟设计总监石铭,晶晨半导体算法高级经理汪淳,晶晨半导体射频设计总监李约廷,晶晨半导体高级资深工程师朱永松,晶晨半导体高级经理王纯莉,晶晨半导体HR Andy,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副主任王芝容、项目主管陆婉婷受邀出席。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院长吕岳、党委副书记马红梅、副院长乔德礼、电子工程系石艳玲教授、硕士辅导员王海建老师热情接待。座谈会由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主持。晶晨半导体-华东师大通信学院交流座谈会现场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在发言中感谢了晶晨半导体对于教育事业的关心和帮助,并希望双方通过密切的交流,在设立晶晨专项奖学金的基础上,希望有机会能邀请企业的专家们进入校园,为同学们上一堂更加生动务实的专业课;同样希望同学们能够有机会去到晶晨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提高综合能力。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发言晶晨半导体系统副总裁潘照荣先生表示,晶晨近年来不断拓展业务板块、重点突破核心技术、优化产品性能、提高产业链发展,但归根到底,人才是晶晨最
  • 2020-06-05
    6月3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2019年君浩基金颁奖典礼暨2016级通信工程精英班结业仪式在信息楼133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典礼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华东师范大学褚君浩院士,晶晨半导体系统副总裁潘照荣,晶晨半导体模拟设计总监石铭,晶晨半导体算法高级经理汪淳,晶晨半导体射频设计总监李约廷,晶晨半导体高级资深工程师朱永松,晶晨半导体高级经理王纯莉,晶晨半导体HR Andy,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副主任王芝容、项目主管陆婉婷,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院长吕岳、党委副书记马红梅、通信工程精英班班主任、双创中心主任刘一清,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电子科学系系主任陈时友以及辅导员代表和获奖师生代表们出席了本次典礼,学院100余名学生在线参加。典礼由通信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主持。2019年君浩基金颁奖典礼暨2016级通信工程精英班结业仪式隆重举行大会由开场视频拉开帷幕,视频展示了2019年度君浩基金获得者的及通信工程精英班的各项科创成果,展现了学子突破自我、扬帆创新的精神。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副主任王芝容首先致欢迎辞。她谈到,学校基金会始终秉承学校“建
  • 2020-06-02
    2020年5月31日下午,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2020年海外青年科学家(学者)分论坛顺利举行,来自海内外获得较高学术成果、具有创新发展潜力5位优秀青年人才与通信学院师生相聚ZOOM云端,聚焦国际科学前沿、分享科学研究成果、探讨深度合作空间。通信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教授、院长吕岳教授、副院长乔徳礼教授、通信系主任徐景教授、电子系主任陈少强教授,以及学院20余名师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论坛。论坛由乔德礼教授主持。通信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作分论坛开幕致辞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在开幕致辞中,详细介绍了通信学院的发展沿革、师资队伍、学生结构、人才引进等。郑正奇书记指出,“青年是未来发展的希望,学院高度注重青年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本次分论坛云端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天涯海角一网相牵,神州内外如在眼前”,他希望通过本次分论坛的专题报告和学术研讨,增进彼此了解,为未来共同事业的发展打开空间,并衷心祝愿论坛获得圆满成功。海外青年科学家(学者)作学术报告交流研究成果德蒙福特大学刘大为博士介绍了定位导航的前沿技术,特别分享了其环境干扰、室内定位、导航安全、位置欺骗等方面的研究;上海科技大学王昆仑博士介绍了雾计算网络
  • 2020-05-26
    为鼓励学院教工在疫情期间,坚持居家健身,以健康的体魄和奋发进取的精神齐心抗疫,勤勉工作,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工会于2020年4月10日至4月16日期间,向全院教工发起“云健身”的倡议,号召教师在家采取各种运动方式自行锻炼,同时通过征集教工锻炼照片和视频等素材,展现我院教职工的风采。 学院全体教师积极响应,纷纷投稿,走路、跑步、跳绳、瑜伽、跳操、跳舞、太极、球类项目丰富多彩,家中的客厅、小区平地、家门口的空地等等都成了大家的锻炼的场所。老师们和家人一起在家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身体活力,一起来看看他们矫健的身影吧!活动还得到了学院学生的积极响应,纷纷投稿参加活动。疫情期间,学院通信工程精英班的同学仍然坚持每天早上6:30-7:00期间在刘一清老师的带领下,各自开展跑步活动,“停课不停练”。同时,同学们还坚持在线上好体育课,通过视频学习的方式,在家和家人一起学习,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抗击疫情,就算疫情将我们“困”在家中,也要保持乐观心态,享受居家乐趣,坚持科学锻炼身体,以更好的状态,回到教育教学工作岗位和学习中来。疫情无情,工会有情,学院工会也会继续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
  • 2020-05-22
    5月21日,市教卫工作党委召开“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专题党课暨“党课开讲啦”、“伟大工程”示范党课第2季启动仪式,按照学校党委统一部署,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组织学院各支部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青年学生在线观看了仪式直播。图1 学院师生通过“哔哩小红旗”直播间观看仪式启动仪式回顾了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上海教育卫生系统共产党员们的英勇事迹,为全体党员上了一堂震撼人心的主题教育党课。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党支部书记张文宏、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领队郑军华等优秀党员分享了他们的抗疫经历,让我们感受到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和敬业奉献的高尚品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终身信仰。图2 党支部党员通过腾讯会议共同观看仪式伟大事业,源于伟大梦想,成于不懈奋斗,疫情之下,党员和优秀青年学生应该始终保持如磐初心不改、使命担当不变。学院师生以各种形式观看了仪式直播,部分有课的同学也认真观看了录播回放,看完后学院师生都备受鼓舞,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图3 行政党支部组织集中观看仪式和交流讨论学院党员教师们看完党课也纷纷表示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在思想上永葆党员先进性,关心学生健康
  • 2020-04-22
    受疫情影响,学生不得不在家上课,面临着缺乏实验室学习条件的难题。为减少疫情对实验课程教学的影响,电子科创与工程实践课的授课老师金豫和李外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备的线上实验教学方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做到教学进度与教学成效两不误,为同类型课程提供借鉴。一、直播授课,家中搭建实验环境为了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充分的条件进行实验,跟上课程进度,通信学院为学生选购了实验所需的嵌入式开发板。授课教师每周开设一次直播授课,在直播中细致地演示EDA软件的操作方法和嵌入式开发板的实验流程。学生可以在家中跟随着直播一步一步地完成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就有疑问的地方及时与教师、助教通过直播软件沟通。直播结束后,教师会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发布录播视频,便于学生课后复习。课程所使用的的实验开发板教师利用“钉钉”进行直播授课二、在线讨论,增强师生互动该课程为学生搭建了专用的网络讨论平台,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中发表帖子进行讨论。网上讨论区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互通有无。学生在讨论中可以方便地解决学习上的疑惑,加快学习进度。开设课程专用讨论平台教师与学生通过“钉钉”互动三、助教助力,远程指导实验每个教学班级设
  • 2020-04-18
    2020年4月16日,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关工委分会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召开视频工作会议。通信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副书记马红梅,关工委委员许春芳、刘中元,关工委分会秘书长蔡小梅,团委书记梅月平,专职组织员李晓婉参加云上会议。会议由学院副书记马红梅主持。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关工委分会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召开视频工作会议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马红梅介绍稳步扎实开展的学生工作会上,学院党委副书记马红梅围绕学生基础数据的每日排查、境外学生情况的全覆盖排摸、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力推进等方面,向关工委委员们介绍了疫情防控期间通信学院学生工作稳步扎实的开展情况,她表示,“希望学院关工委老同志们在疫情防控期间保重身体,期待大家通过线上方式参加学院的学生党员发展和科研科创指导工作”。学院专职组织员李晓婉简介了学院党委换届、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青马班、学生党员发展等党务工作安排。学院团委书记梅月平从教务处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学科专业竞赛等阐述了学生科研科创工作。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关工委委员许春芳老师表示“路相逺,心相连”许春芳老师目前在英国,云端面对面时她激动地表示
  • 2020-04-16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陈少强教授研究团队报道了一种准确高效的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缺陷检测分析技术。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光伏领域的顶级权威期刊《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并入选该期刊最新一期的正封面文章(DOI: 10.1002/pip.3236),研究生洪建宇为第一作者。充分开发利用太阳能是人类解决能源危机、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举措。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太阳辐射能进行光伏发电的关键器件。然而,由于光伏材料固有的晶粒结构以及制备过程中所采用的特定工艺,在半导体太阳能电池中普遍存在缺陷。这些缺陷会造成电池空间上的非均匀特性并且降低转换效率,严重威胁着电池的使用寿命与整体性能。为了突破缺陷对提升转换效率所造成的束缚、为太阳能电池的设计制造提供更多参考意见,对缺陷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半导体太阳电池主要的结构就是一个pn结,施加正向偏压后也会发光,也就是电致发光(EL, Electroluminescence)现象。研究团队基于此,开创性地提出了不同于以往利用SEM、TEM等显微技术在物理层
  • 2020-04-13
    2020年4月10日,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在信息楼133会议室举办就业工作专题会议。会议就2020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相关情况进行通报,对本年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聚焦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通信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院长吕岳,副院长乔德礼、吴幸,院办主任李庆吉以及毕业班辅导员们出席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马红梅主持。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举办就业工作专题会马红梅首先介绍本年度学生就业的总体情况。目前,学院已在多方面积极推进学生就业。一是依托日常学生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通过班会、谈话等机会向学生介绍历年就业情况和薪酬情况,帮助学生认清实际,摸准就业的关键时期。二是积极搭建就业平台,营造就业氛围。每年3月举办学院层面的专场招聘会,吸引30余家就业单位前来招聘。三是细化分解,做好定向的就业推介方案。已及时推进重点企业的联系,了解企业的需求,维护与重点企业的关系。四是保持与学生的沟通,定期梳理学生的就业意向情况。研究生毕业班辅导员王海建从通信工程与电子工程两个系、硕士与博士两个群体分别介绍了本年度的就业摸底情况。他认为,目前来看,本年度的就业情况总体是不错的
  • 2020-04-09
    4月8日下午,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举办“共同抗疫 爱国力行”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以腾讯会议为平台,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给北大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重要回信精神”为主要内容。线上活动中,同学们畅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想,对90后的责任与使命等内容展开热烈讨论。本次活动由2019级本科生自主策划筹办,共计110余名同学参加。主题教育活动现场主持人张琦沛同学从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责任担当、意志品质、过硬本领和品德修为等六个方面深入介绍“重要回信精神”,帮助同学们梳理习总书记通过回信向年轻人传达的信息和精神内涵。张琦沛同学发言随后,陈雪峰、曹博、陆晨阳、刘毅炜、彭晓川、方堃、刘子傲和陈建初等八位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陈雪峰同学谈到,作为一名通信学子,更应该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责任与使命,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曹博同学指出青年学生要学习抗疫工作者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陆晨阳同学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责任,要尽我们所能为国家做贡献,承担起属于00后这代人的责任;刘毅炜同学分享了英雄和普通人的奉献都带有炫耀的光辉,奉献不分大小的观点。
  • 2020-03-28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在防疫控疫工作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根据《关于组织开展“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主题党日活动的通知》的要求,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各党支部结合疫情防控期间工作实际,于3月运用“学习强国”视频会议组织开展线上主题党日活动。携手抗疫守初心 共克时艰看脊梁主题党日活动中,各支部党员都认真学习并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深刻领悟华东师大校党委《关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的要求和有关部署。党日主题活动中,党委书记郑正奇感谢各位支部党员对学院疫情防控工作的大力支持,自觉隔离并按照规则做事,尤其在党员募捐活动中,大家积极配合,很多党员还进行多次捐款。教工支部各位党员们表示在国家遇到困难时,必定携手以对,肩负起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做好在线教育教学,进一步扎实做好开学各项准备工作,配合学校有序推进教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行政党支部老师们纷纷表示一定毫不放松,创新工作机制,持续做好学生
  • 2020-02-07
    自2019年1月以来,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周晓峰副教授以共同通讯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Nano Energy》、《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发表多篇重要学术论文。周晓峰副教授长期以来是环境能量采集与自供能传感研究团队核心成员之一,团队由香港城市大学机械工程学系王钻开教授联合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组建。其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上海市科委人工智能专项、华东师范大学“幸福之花”共享交叉基金和华东师大科研启动基金的大力支持。 随着世界进入智能传感和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面临着许多未知和挑战。如何解决电能的短缺便是首当其冲的重要问题。这里所说的电能不同于我们目前普遍使用的来自发电厂、依靠主电网集中供应的电能,而是需要分布广泛、可移动、功率为微瓦到瓦特范围的电能。目前,诸如电池之类的电能存储单元是这个领域普遍采用的解决方案,但是电池受使用寿命有限、使用后续处理等几个主要因素的限制。因此,提供这种可普遍存在的微小电能装置的最优解决方案是从环境中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