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 2019-10-15
    2019年10月14日下午,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领导班子在信息楼341会议室集中学习《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并围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主题,探讨了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学院建设工作中的使命与担当。学习会由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主持。通信学院领导班子集中学习《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郑正奇首先带领导班子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的相关论述,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离不开过去成果的积累,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在过去的积累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领导班子成员发言教师代表发言随后,班子成员及教师代表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分享了学习收获。副院长乔德礼认为,新学院的成立意味着新的开始,希望能够通过出台相应的规章或政策,切实推进课程改革、人才引进、导师队伍建设、学生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工作,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后果意识,勇于承担起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党委副书记马红梅在发言中强调,“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学生工作中必然要带着新想法和新思路,无怨无悔承担起重担,服务于学院的中心工作。副院
  • 2019-10-09
    为扎实推进“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贯彻落实习近平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10月8日下午,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领导班子在信息楼341会议室集中观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先进事迹的报道视频。学习会由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主持。通信学院领导班子集中观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先进事迹的报道视频郑正奇带领班子成员学习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先进事迹。作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深潜”报国三十年,在黄旭华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辽阔海疆从此有了护卫国土的“水下移动长城”;几十年潜心钻研传承创新、甘冒风险以身试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执着一生,让中医药造福全人类……他们坚守爱国心、心怀报国志,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通信学院院长吕岳观看视频院长吕岳结合科研平台建设、学院管理、学生培养、人才队伍等实际工作,号召学习“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凝聚合力共同推进通信学院的新发展。通信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发言郑正奇由《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摘编》
  • 2019-09-30
    9月29日下午,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研讨“聚焦新工科,汇聚创新创业教育动力,焕发干事创业精气神”。学校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阮平章、学院创新创业中心主任刘一清应邀作主题发言。学院院长吕岳、副院长乔德礼、上海市多维度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庆利、教工党员到会学习。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主持。通信学院召开“聚焦新工科,汇聚双创教育动力,焕发干事创业精神”专题研讨会阮平章紧扣“为什么”“做什么”“怎样做”三组关键词指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学校“育人”“文明”“发展”三大使命,坚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达成”为出发点,着力深化学生“教育家情怀和企业家精神”培养,通过课程建设、竞赛活动、项目孵化、海外训练营等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育人、实践育人、思政教育相融合。阮平章对通信学院的双创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期待通信学院能够发挥专业优势和特色,在专业课程、创新实验室、科研项目、师生共创等方面,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取得更好的双创成果。学校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
  • 2019-09-27
    为深入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精神,9月18日,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在闵行信息楼341会议室召开“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师生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院长吕岳、副书记马红梅、副院长吴幸、副院长乔德礼及二十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马红梅主持。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师生召开“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师生座谈会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师生代表发言学院师生代表围绕“不忘初心,立德树人”作主题发言。实验中心教师代表丰颖从实验课程教学角度出发,认为“教师要有奉献精神,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课程,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电子系教师代表李小进谈到,“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作为一名集成电路领域的教师,要冲在国家科技进步的第一线,为学生做好典范。”学院团委书记梅月平结合多年辅导员工作经验指出,“辅导员要对学生的理想信念进行引领,培养有本领、有担当的学子。”2019级研究生栾天和2016级本科生倪瑶分享了他们的学习和科研经历,表示“作为学生,初心就是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要用实际行动回报祖国和社会。”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吕岳发言院长吕岳指出,教师肩负着使命,要有坚定地理想信念,在言行当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强调
  • 2019-09-25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工作,9月23日,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在信息楼341会议室召开专题研讨会,学院班子成员共同探讨如何协同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主持。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吕岳发言院长吕岳结合实际工作指出,教师要秉承言传身教,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专业教师在课堂上应把学术严谨、授课认真的精神传递给学生,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功利心。在新的起点上,学院要即知即改,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发言党委书记郑正奇在谈及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问题时表示,导师在关注学生学业的同时,更应引导他们养成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和价值观。打铁还需自身硬,导师们要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院领导班子要发挥头雁效应。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领导班子召开专题研讨会副院长吴幸从近期本科生推免工作谈起,建议通过签署师生道德行为准则等具有仪式感的方式,来规范和营造良好的学院风气。副院长乔德礼由专业课作业引出,教师应将专业知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哲学思想、时事政
  • 2019-09-23
    9月17日至21日,第21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工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隆重举行。华东师范大学共有10个项目参展,其中我院吕岳教授团队有包裹自动检测与识别系统、违禁物品智能判别系统2个项目参展。第21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华东师范大学展台项目展示现场包裹自动检测与识别系统针对快递物流行业处理设备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需求,利用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技术,对皮带传输中的包裹进行自动测量及信息提取,为物品分拣、信息提取、大数据分析等提供关键技术。包裹自动检测与识别系统项目介绍违禁物品智能判别系统利用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技术,对包裹或行李中的违禁物品进行智能判别和自动检测。该系统可检测刀具、液体瓶、爆炸物、打火机、电池电容等违禁,并具有易扩展性和高适应性的特点,新增检测类别时仅需要少量标注样本即可完成系统训练,降低了传统深度学习方法对数据数量的高要求。违禁物品智能判别系统项目介绍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吕岳教授团队部分成员
  • 2019-09-16
    9月4日下午,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工大会在信息楼147报告厅举行,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院长吕岳、副书记马红梅、副院长吴幸、副院长乔德礼及学院全体教职工出席会议。大会由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主持。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吕岳发言吕岳院长首先阐述信息学部成立背景、学部设置、学部与学院分工情况,梳理和介绍通信学院的学科点设置、四个实体单位、两个虚体平台、学术组织机构等,并以“弘扬团队精神,营造良好院风,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对新学院新学期在教学、科研、管理、人才引进、学生科创、新工科建设等重点工作提出了工作思路和目标要求,他期待学院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将学院工作推上新的台阶,实现学院内涵式发展。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吴幸发言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乔德礼发言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马红梅发言学院分管领导分别部署安排了新学期工作。吴幸副院长表示将抓住“学生科研科创竞赛100%覆盖”“新工科建设”等关键环节,全力做好本科生教学工作。乔德礼副院长表示会在“研究生教学和科研”“学风建设”方面着手,规矩从严、功夫到家,全面推进新学院事业的发展。马红梅副书记表示“用最大的努力,用最大的热情,
  • 2019-09-16
    9月9日下午,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双创”工作调研会在信息楼133会议室召开。学校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阮平章、院长助理赵博刘侃、院长助理蒋逸忞,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教师代表出席了会议。调研会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马红梅主持。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团委书记梅月平简要介绍了学院在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相关举措,近年来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以“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创青春”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夏杯、学校创新创业项目、“科创工作室”等赛事为抓手,多项举措并举,推动学院师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阮平章指出,学校十分重视双创工作,从顶层制度设计、师生评价机制、跨学科的交流融合、物理空间的打造、课程建设等方面全面促进双创工作。同时,他指出,“双创”精神是要将创新意识纳入教学、实验、科研等各项工作中,逐步形成新的教育理念,要积极响应国家“专创融合、科创融合、产创融合、思创融合”多元融合的号召,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吕岳教授对阮平章院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感谢学校双创学院前来传经送宝,并就创新成果转化等师生共同关注的问
  • 2019-09-10
    2019年9月6日上午,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于闵行校区一教206报告厅隆重举行。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吕岳,副院长吴幸、乔德礼,通信工程系主任徐景,电子工程系副主任李小进,教师代表刘一清,研究生教务张颖芳、本科生教务张靓威,辅导员蔡小梅、祝菲尔等11位老师,115名本科新生、147名研究生参加开学典礼。典礼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马红梅主持。开学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党委书记郑正奇首先致欢迎辞。郑书记由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脉络溯源,感慨2019年的非凡意义,并以“大爱”为主题,阐述“爱在华师大”中“爱”的宏大内涵。他激励同学们爱党爱国、爱学校爱师长、爱学习爱专业、爱同学爱自己,肩负使命责任,不负青春韶华。他提醒同学们,“在多元文化竞争的时代大背景下,更要善于学习掌握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一个视野开阔、勇于创新、胸怀宽广、知行合一的人。”刘一清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以历史视角纵观原始社会到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技术革新,又畅想了未来的高智能化时代的美好前景。他希望同学们能够结合自身情况,深入思考“根在哪里
  • 2019-09-04
    8月31日上午,2019年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最终全国总测评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落下帷幕。华东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16级通信工程“精英教育”实践班的厉阳晨、倪瑶、金占峰、李威远、朱效锐、洪若昕6名同学于全国万余支参赛队中脱颖而出,在刘一清老师和金豫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最终斩获296个全国一等奖席位中宝贵的2席。今年,全国范围内有近18000支参赛队、共计约54000名学生参与了此次竞赛。上海分赛区参加竞赛的学生人数也达到了创新高的419支队伍、近1300余人。我校作为上海区的承办单位,在上海市教委、电子设计竞赛上海市组委会的领导下,在我校教务处和TI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承担并顺利完成了上海赛区的竞赛组织和作品测评工作,整个上海赛区评出42支队伍获得上海赛区一等奖、进入八小时全封闭式综合素质测评环节,经全国专家组评审,15支队伍参加全国测评,最终12支队伍获得全国一等奖。今年我校共有25支队伍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参赛的同学们沉着应对,经过4天3夜的连续拼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在作品测评环节,同学们与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各个学校的优秀同学
  • 2019-09-04
    2019年9月1日,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迎来2019级新同学,在学院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院师生的帮助支持下,185名本科生新生和147名研究生在志愿者的陪同与讲解下,顺利完成了报到工作。清晨烟雨迷蒙,志愿者们一早就到了大学生活动中心的迎新区域。精心设计的新生手册、整齐排列的校园卡、暖心准备的雨衣……一系列富有特色的迎新布展充分表达了志愿者对新生的热情和欢迎。随着新生的陆续到达,志愿者们为萌新们热情洋溢地介绍报到流程,引导新生领取校园卡、办理绿色通道,耐心解答新生疑惑,用热心、耐心与真心给予了新生们一个又一个的盛情欢迎,把“爱在华师大”“学在华师大”的第一印象深深地留在了新同学的脑海中。摆放整齐的校园卡志愿者耐心解答新生的问题上午十时小雨连绵,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党委副书记马红梅、团委书记梅月平一行来到学院迎新棚前,仔细询问了我院迎新工作的开展情况。郑书记亲切慰问新生学院志愿者,关心新生报到情况,并与志愿者合影留念。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正在亲切慰问新生和新生家长志愿者合影信息楼大厅内,精心设计的拍照墙引人瞩目,用拍立得为新生拍照的创新形式引起了众多新生和家长的兴趣。在迎新过程中,志愿者向新
  • 2019-09-04
    2019年8月17日至8月30日,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军训顺利举行。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2018级的学子穿着崭新的迷彩军装积极训练,抱着坚韧的意志渡过了为期十四天军训生活的磨练,所在的十六连获得了华东师范大学2019军训一等奖、十五连获得了华东师范大学2019军训优胜奖的好成绩。8月18日早上,军训动员大会正式召开,拉开了2018级学子军训的帷幕。经过本次军训,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学子们锻炼了精神,强化了体魄。在一次次的咬牙坚持中,在一天天的训练中,他们走过了宝贵的十四天。友谊、磨练、感动,每一份收获都充分彰显了此次军训的价值,使这十四天弥足珍贵。军训期间,上海持续高温,烈日下,同学们挥汗如雨,抱着坚毅的心态跟随教官学习军训考核内容。内容考核分为三部分:跨立、立正、稍息,停止间转法,行进与立定。而在8月27日的队列考核中,十五、十六连方阵同学认真专注的完成了队列的考核,优良的成绩是对同学们和教官们最好的回报。图为同学们在烈日下训练在军训期间,后勤组成员也同样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积极准备军训物资,为场上的训练同学提供西瓜、绿豆汤以及防止中暑的藿香正气水等,切实保障了场上同学的训练。图为
  • 2019-08-26
    2019年8月15日-8月18日,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电子学会联合主办的“兆易创新杯”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办。由我校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选送的7支参赛队在技术类竞赛中表现优异,再创佳绩,斩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Xilinx企业专项奖二等奖1项;刁盛锡、沈昕、汪静、王淑仙、徐伟五位老师获“优秀指导老师奖”;同时,我校连续第四年荣获全国“优秀组织奖”。一等奖获奖总数连续第三年居全国首位,团队获奖总数位于全国前列。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部分参赛学生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是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在读研究生的一项团体性电子设计创意实践活动。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竞赛覆盖了全国大部分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培养高校及科研院所,并吸引了港澳台地区和亚太地区的代表队参赛,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遴选优秀人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本届大赛从今年3月开赛以来,共有来自全国八大分赛区的3393件作品参赛,其中技术赛2738件,商业计划书665件,参赛人员数量超过17000人,相较于上一届研电赛增长幅度
  • 2019-08-22
    近日中新网、科学网、澎湃、文汇网、新民网、东方网、青年报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了由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微电子“菁英班”本科生刘杭、王茜、顾俊杰研发的书法教学智能系统。该系统集合了图像处理技术、深度学习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于一体,为智能书法学习、书法等级考试训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系统利用智能书法提取技术,打破以往书法教学软件脱离纸笔书写的弊端,将深度学习应用于毛笔字迹的书法评价,真正实现了人工智能与艺术的结合;利用智能机器人技术,实现了智能书写台的移动与升降,打破了传统书写台不可移动的限制,帮助行动不便人士进行书法学习。行、草、隶、篆、楷,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选择合适的书法字体以及书写风格。系统利用基于向量误差的书写评析模型,通过书法字迹智能提取、智能书法评分、智能书写指导等过程,将单字书法中书写失误部位用红色标记,将书写准确部位用绿色标记。最终实现有效指导书写者进一步改进与学习的目的。同时,团队研发的另一个亮点是智能书写台。将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造福行动不便人士,实现了智能书写台的移动以及书写台面的升降。据团队负责人刘杭介绍,他自幼练习书法,大一下学期还选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