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 2019-09-10
    2019年9月6日上午,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于闵行校区一教206报告厅隆重举行。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吕岳,副院长吴幸、乔德礼,通信工程系主任徐景,电子工程系副主任李小进,教师代表刘一清,研究生教务张颖芳、本科生教务张靓威,辅导员蔡小梅、祝菲尔等11位老师,115名本科新生、147名研究生参加开学典礼。典礼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马红梅主持。开学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党委书记郑正奇首先致欢迎辞。郑书记由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脉络溯源,感慨2019年的非凡意义,并以“大爱”为主题,阐述“爱在华师大”中“爱”的宏大内涵。他激励同学们爱党爱国、爱学校爱师长、爱学习爱专业、爱同学爱自己,肩负使命责任,不负青春韶华。他提醒同学们,“在多元文化竞争的时代大背景下,更要善于学习掌握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一个视野开阔、勇于创新、胸怀宽广、知行合一的人。”刘一清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以历史视角纵观原始社会到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技术革新,又畅想了未来的高智能化时代的美好前景。他希望同学们能够结合自身情况,深入思考“根在哪里
  • 2019-09-04
    8月31日上午,2019年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最终全国总测评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落下帷幕。华东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16级通信工程“精英教育”实践班的厉阳晨、倪瑶、金占峰、李威远、朱效锐、洪若昕6名同学于全国万余支参赛队中脱颖而出,在刘一清老师和金豫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最终斩获296个全国一等奖席位中宝贵的2席。今年,全国范围内有近18000支参赛队、共计约54000名学生参与了此次竞赛。上海分赛区参加竞赛的学生人数也达到了创新高的419支队伍、近1300余人。我校作为上海区的承办单位,在上海市教委、电子设计竞赛上海市组委会的领导下,在我校教务处和TI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承担并顺利完成了上海赛区的竞赛组织和作品测评工作,整个上海赛区评出42支队伍获得上海赛区一等奖、进入八小时全封闭式综合素质测评环节,经全国专家组评审,15支队伍参加全国测评,最终12支队伍获得全国一等奖。今年我校共有25支队伍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参赛的同学们沉着应对,经过4天3夜的连续拼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在作品测评环节,同学们与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各个学校的优秀同学
  • 2019-09-04
    2019年9月1日,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迎来2019级新同学,在学院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院师生的帮助支持下,185名本科生新生和147名研究生在志愿者的陪同与讲解下,顺利完成了报到工作。清晨烟雨迷蒙,志愿者们一早就到了大学生活动中心的迎新区域。精心设计的新生手册、整齐排列的校园卡、暖心准备的雨衣……一系列富有特色的迎新布展充分表达了志愿者对新生的热情和欢迎。随着新生的陆续到达,志愿者们为萌新们热情洋溢地介绍报到流程,引导新生领取校园卡、办理绿色通道,耐心解答新生疑惑,用热心、耐心与真心给予了新生们一个又一个的盛情欢迎,把“爱在华师大”“学在华师大”的第一印象深深地留在了新同学的脑海中。摆放整齐的校园卡志愿者耐心解答新生的问题上午十时小雨连绵,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党委副书记马红梅、团委书记梅月平一行来到学院迎新棚前,仔细询问了我院迎新工作的开展情况。郑书记亲切慰问新生学院志愿者,关心新生报到情况,并与志愿者合影留念。学院党委书记郑正奇正在亲切慰问新生和新生家长志愿者合影信息楼大厅内,精心设计的拍照墙引人瞩目,用拍立得为新生拍照的创新形式引起了众多新生和家长的兴趣。在迎新过程中,志愿者向新
  • 2019-09-04
    2019年8月17日至8月30日,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军训顺利举行。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2018级的学子穿着崭新的迷彩军装积极训练,抱着坚韧的意志渡过了为期十四天军训生活的磨练,所在的十六连获得了华东师范大学2019军训一等奖、十五连获得了华东师范大学2019军训优胜奖的好成绩。8月18日早上,军训动员大会正式召开,拉开了2018级学子军训的帷幕。经过本次军训,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学子们锻炼了精神,强化了体魄。在一次次的咬牙坚持中,在一天天的训练中,他们走过了宝贵的十四天。友谊、磨练、感动,每一份收获都充分彰显了此次军训的价值,使这十四天弥足珍贵。军训期间,上海持续高温,烈日下,同学们挥汗如雨,抱着坚毅的心态跟随教官学习军训考核内容。内容考核分为三部分:跨立、立正、稍息,停止间转法,行进与立定。而在8月27日的队列考核中,十五、十六连方阵同学认真专注的完成了队列的考核,优良的成绩是对同学们和教官们最好的回报。图为同学们在烈日下训练在军训期间,后勤组成员也同样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积极准备军训物资,为场上的训练同学提供西瓜、绿豆汤以及防止中暑的藿香正气水等,切实保障了场上同学的训练。图为
  • 2019-08-26
    2019年8月15日-8月18日,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电子学会联合主办的“兆易创新杯”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办。由我校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选送的7支参赛队在技术类竞赛中表现优异,再创佳绩,斩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Xilinx企业专项奖二等奖1项;刁盛锡、沈昕、汪静、王淑仙、徐伟五位老师获“优秀指导老师奖”;同时,我校连续第四年荣获全国“优秀组织奖”。一等奖获奖总数连续第三年居全国首位,团队获奖总数位于全国前列。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部分参赛学生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是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在读研究生的一项团体性电子设计创意实践活动。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竞赛覆盖了全国大部分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培养高校及科研院所,并吸引了港澳台地区和亚太地区的代表队参赛,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遴选优秀人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本届大赛从今年3月开赛以来,共有来自全国八大分赛区的3393件作品参赛,其中技术赛2738件,商业计划书665件,参赛人员数量超过17000人,相较于上一届研电赛增长幅度
  • 2019-08-22
    近日中新网、科学网、澎湃、文汇网、新民网、东方网、青年报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了由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微电子“菁英班”本科生刘杭、王茜、顾俊杰研发的书法教学智能系统。该系统集合了图像处理技术、深度学习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于一体,为智能书法学习、书法等级考试训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系统利用智能书法提取技术,打破以往书法教学软件脱离纸笔书写的弊端,将深度学习应用于毛笔字迹的书法评价,真正实现了人工智能与艺术的结合;利用智能机器人技术,实现了智能书写台的移动与升降,打破了传统书写台不可移动的限制,帮助行动不便人士进行书法学习。行、草、隶、篆、楷,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选择合适的书法字体以及书写风格。系统利用基于向量误差的书写评析模型,通过书法字迹智能提取、智能书法评分、智能书写指导等过程,将单字书法中书写失误部位用红色标记,将书写准确部位用绿色标记。最终实现有效指导书写者进一步改进与学习的目的。同时,团队研发的另一个亮点是智能书写台。将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造福行动不便人士,实现了智能书写台的移动以及书写台面的升降。据团队负责人刘杭介绍,他自幼练习书法,大一下学期还选修了
  • 2019-08-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公布2019年度申请集中受理期间项目评审结果,我院陈阳、胡孟晗、李庆利、周梅、周晓峰五位老师获基金资助。2019年3月1日至3月2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接收项目申请240711项,经初审和复审后共受理236998项。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项目管理办法以及专家评审意见,自然科学基金委决定资助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共计41752项。据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是理工科研最主要的经费来源之一,有力地支撑了理工科研工作的发展。
  • 2019-08-12
    2019年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上海赛区已经接近尾声,我校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学生们还在紧张调试他们的作品,为取得优秀的成绩不懈奋战。竞赛以电子系统设计为主题,参赛队伍需在四天三夜中独立设计出一套功能较完善的电子电路作品,此次竞赛秉承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等思想理念,提出电动小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基于互联网的信号传输系统、双路语音同传的无线收发系统等11项参赛题目。参赛学生们正调试作品通信学院积极动员学生踊跃参与此次竞赛,共计75名学生组成25支队伍参赛,学院为每支队伍配备一名指导教师。今年7月以来,所有参赛队员接受了通信学院为期一个多月的全面培训,学生们从培训中学到了无人机、电源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和测量仪器等方面知识,在实践中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为期四天的竞赛期间,学院学子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实验室为家,日夜奋战、顽强拼搏,竞赛气氛热烈紧张、秩序井然,参赛学生杨超同学表示,“比赛带给我的努力奋斗的经历体会和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的精神,会成为我的一生的宝贵财富”。同时,为此次比赛付出汗水的不仅仅是顶着炎炎夏日和剧烈台风在奋力学习的参赛人员们,还有用心传授学
  • 2019-07-24
    2019年7月20日,由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主办,吉林大学承办的“2019(第12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人工智能、数媒普通组、数媒专业组决赛在吉林大学落下帷幕,华东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微电子“菁英班”2017级本科生刘杭、2016级本科生王茜、2016级本科生顾俊杰的团队作品《书法教学智能系统》喜获人工智能组一等奖的好成绩,该作品由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田应洪老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朱晴婷老师共同指导,融合了多种智能算法,致力于实现人工智能与书法艺术的结合。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是为了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切实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激励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技术、技能的兴趣和潜能,提高大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全国性计算机设计类比赛。大赛共分为5个决赛现场,13个类别,吸引了全国各地大学生积极参赛,经过各地区校赛、省(市)赛的层层选拔,近800项作品进入人工智能、数媒普通组、数媒专业组的全国决赛。刘杭带领团队进行现场答辩,凭借作品《书法教学智能系统》在A04小组中脱颖而出,拿到小组第一的成绩,并入选优秀作品点评,最终获得全国一等奖。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