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通知公告
  • 2023-12-11
    时间:2023年12月20日2:00~3:00地点:信息楼133报告人:Asst. Prof. Sensong An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主持人:丁军摘要:Metasurfaces offer a unique combination of functionality and compactness in shaping optical wavefronts, outperforming traditional bulky geometric optics devices. However, designing meta-atoms to meet speci
  • 2023-11-28
    一、工作原则贯彻落实党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的精神,以提高人才选拔质量和维护教育公平为出发点,坚持科学选拔、公平公正、全面考查、客观评价、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为党育人、为国选才,为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及卓越育人使命,选拔高层次人才。二、组织管理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负责全院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在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的指导下分别成立报考资格审核小组、专业资格审核小组和综合考核小组。三、报考条件考生需符合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报考条件,且学业基础好、科研能力强、有良好的科研潜力和创新能力。四、招生专业和导师我院按专业学科招生,考生在报考阶段填写的导师为“意向导师”,实际录取受计划数、导师限招数等限制,在录取阶段学院将采用导师推荐与双向选择,最终选定导师。五、申请程序1、网上报名报名时间:2023年11月29日8:00--12月25日17:00;考生须按照“华东师范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华东师范大学2024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办法”,完成网上报名。2、提交材料考生提交的材料必须包含但不限于以下部分:(1)材料目录(注明申请人姓名、报考专业和意向导师
  • 2023-11-23
    为进一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水平,营造浓厚的学科交叉研究氛围,提供高质量的跨学科交流平台,催生优秀成果和新的学术增长点,推动卓越学术,现已启动华东师范大学文理跨学科系列论坛。 聚焦学校“幸福之花”行动计划五大领域、新科技革命发展趋势和新兴交叉科学及前沿方向。学校鼓励文、理不同学科专业和学者的学术交流,推动形成一批高水平跨学科队伍,凝练新的重大研究问题,推动重大项目和重要平台高质量发展。欢迎广大师生参与。
  • 2023-11-22
    报告题目:生成式AI与认知安全报告人:张卫明教授主持人:殷赵霞教授报告时间:2023年11月25日周六15:00报告地点:闵行校区信息楼133会议室报告人简介: 张卫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导,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兴趣包括信息隐藏和人工智能安全。已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和会议IEEE TIT、TPAMI、TIFS、TIP、CVPR、SP、ICCV、NeurIPS、AAAI等发表论文200多篇。主持基础加强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863等项目20余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ACM SIGSOFT杰出论文奖。带领团队参与开发了网上最具影响力的人脸深度伪造开源工具DeepFaceLab,总下载量超14万次,与OpenAI的GPT-2等项目共同入选GitHub2020十大流行项目;参加由Facebook、MIT等组织的全球最大的“深度伪造检测挑战赛(DFDC)”,获得亚军(30万美元奖金),被中国信通院评为2014年以来人工智安全领域的8项中国创新成果之一。入选2021年长三角人工智能十大杰出人物。报告
  • 2023-11-20
    报告题目:器件级半导体能带计算方法报告人:薛堪豪 教授主持人:吴幸 教授报告时间:2023年11月21日上午10:00报告地点:闵行校区信息楼133会议室报告人简介:  薛堪豪,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本科与硕士分别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与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荣获2007年清华大学优秀硕士毕业生。2007年8月至2010年5月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珂泉分校攻读博士学位,获科罗拉多大学2010年优秀毕业生。在Sci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137篇,其中一作、通讯(含共同通讯)发表72篇。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半导体能带计算方法、基于二氧化铪的微纳电子器件、光电探测器等。2018年提出的shell DFT-1/2能带计算方法已被WIEN2k、QuantumATK等著名密度泛函软件包采用。2023年提出了铪基铁电成因的七配位理论。报告内容简介:半导体电子能带结构的计算是微电子与光电子学科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微电子材料与器件的模拟中,紧束缚近似使用得非常
  • 2023-11-10
    题 目:多波段人工气溶胶及其伪装性能研究报告人:吕绪良 教授主持人:李庆利 教授时 间:2023年11月17日(周五)地 点:闵行校区信息楼133会议室报告人简介:吕绪良,陆JG程大学GF科技重点实验室JD专业技术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央某专家组成员,中国兵工学会J用防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兵工学报》、《防护工程》等多个期刊编委;已指导研究生100余名,获各类科技进步奖近30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被SCI收录100余篇;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多次,曾获JD育才奖金奖、全J十一五预先研究先进个人和全J兵种科研先进个人,多次享受JD优秀人才岗位津贴,其领导的伪装团队在J内外有较大影响。报告内容简介:一、概述二、人工气溶胶组成与制备三、人工气溶胶的对抗波段的扩展四、人工气溶胶的多波段伪装性能
  • 2023-11-10
    报告题目:Computer Vision based Heart Rate Estimation using Facial Videos时间:2023.11.21下午3:00地点:信息楼133报告人:Prof. Umapada Pal (IAPR Fellow)主持人:吕岳 教授摘要:Heart Rate (HR) estimation using computer vision techniques in adverse situations, such as arbitrary face movements, complex backgrounds, occlusion, color changes, lighting effects, etc. is challenging for the video technology community. Unlike state-of-the-art models that use color and spatial-temporal information, the present work exploits vital informa
  • 2023-11-06
    报告题目:可重构分布式天线与反射面(RDARS): 一个新型的无线通信架构报告人:马少丹 教授主持人:阳析 青年研究员报告时间:11月7号上午10点报告地点:闵行校区信息楼133会议室报告人简介:   马少丹教授,澳门大学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无线通信、多天线通信系统信号处理与优化设计等方向理论研究及实践工作。现任通信领域多个权威期刊(IEEE TWC,IEEE TCOM,IEEE CL, JCIN等)期刊编委,曾多次担任包括2021 IEEE ICC、 2019 IEEE/CIC ICCC、 2016 IEEE GlobeCom等的国际旗舰学术会议无线通信研讨会联席主席。2022年获得澳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三等奖。报告内容简介:本次报告将介绍一种新型的6G无线通信架构:“可重构分布式天线与反射面 (RDARS)”。具体来说,与现有的主动智能发射面RIS不同,RDARS可通过将所有元素默认配置为被动模式以反射信号从而继承RIS的低成本和低能耗优点。另一方面,基于附加的直通状态的设计,RDARS的任何元素都可以通过光纤或线缆与基站(BS)连接并执行连接模式,作为B
  • 2023-10-31
    为促进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为未来共同事业的发展打开空间,华东师范大学拟于2023年11月举办2023年度青年科学家(学者)国际论坛,并依托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设立通信与电子分论坛,通过专题报告与学术研讨,增进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对华东师范大学和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的了解。To promote academic exchanges among outstanding young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open up spa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ECNU has taken the initiative to host the annual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young scientists (scholars)in November. During this period, Schoolof Communication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EE) will host a sub-forum oncommunicationsand e
  • 2023-10-09
    报告题目:面向月球与深空应用的光谱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报告人:何志平研究员主持人:李庆利 教授报告时间:10月25号上午10点报告地点:闵行校区信息楼133会议室报告人简介: 何志平,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上海领军人才及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空间光电技术与系统研究,主持我国嫦娥工程及天问工程等重大任务多型科学载荷研发。近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在Science Adv.,Space Sci. Rev.,TGRS,Opt. Express等期刊发表文章逾30篇,授权发明专利逾50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上海市技术进步一等奖、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等科技奖项。报告内容简介:月球与深空领域前沿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迫切需要“高精度、高分辨、高灵敏”的先进光谱技术支撑。如何适应复杂场景,实现高质量、高可信的光谱信息获取,已成为相关研究的前沿热点及技术难题。报告首先论述国内外月球及深空探测任务中光谱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简要概述我国月球表面及深空探测的相关科学探测需求与典型作业场景;然后,基于温
  • 2023-10-09
    报告题目:思考人工智能报告人:张新鹏教授主持人:吕岳教授报告时间:10月24日16:20-17:00报告地点:闵行校区信息楼魔方厅报告人简介: 张新鹏,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二级教授。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曙光人才计划、上海市“东方学者”跟踪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跟踪计划。曾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顿分校访问一年,受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作为资深研究员赴德国康斯坦茨大学访问14 个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等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被引16000余次,2014年—2022年连续九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20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21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授权近20项。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担任 IEEE Tra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 (IEEE T-IFS)等国际学术期刊的 Associate Editor
  • 2023-10-09
    报告题目:关于青年人才成长的三点感悟报告人:李明禄教授主持人:殷赵霞教授报告时间:10月24日15:40-16:20报告地点:闵行校区信息楼魔方厅报告人简介: 李明禄,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 Fellow。现任浙江师范大学杰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上海市优秀曙光学者。曾任教育部“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计划”专家组专家、工信部云计算研究中心首席专家、IEEE 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技术委员会和并行处理技术委员会中国区主席、ACM SIGAPP China 主席,中国大数据智能计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委和物联网专委委员、国际会议IEEE IPDPS 2012 的大会主席、IEEE INFOCOM 2011 的大会副主席、CCF-A期刊IEEE Trans. Services Computing和IEEE Trans.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编委。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点研发计划、973 计划、863 计划等20 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了高水平会议和期刊论文200 余篇
  • 2023-10-09
    报告题目:基于秘密图像共享的分享域上的可逆式信息隐写技术报告人:杨庆隆教授主持人:李庆利教授报告时间:10月24日15:00-15:40报告地点:闵行校区信息楼魔方厅报告人简介: 杨庆隆教授在成功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他的B.S.和M.S.学位,均由交通大学授予。杨教授自1999年起在台湾国立东华大学任职,現在是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系的特聘教授。他曾担任密苏里大学、米兰大学、和东京大学的客座教授,目前是IET Fellow和IEEE高级会员。杨教授对视觉密码学和秘密图像共享有深入与广泛的研究、並有卓越贡献。他是「视觉密码」研究的先驱,并首创视觉密码领域的重要研究分支「机率式视觉密码」。他的研究领域还包了括纠错码、信息隐写、多媒体安全、與加密和网路安全。他撰写了两本书,并在信息安全和编码理论领域发表了280多篇以上的专业研究论文(包括160多篇SCI索引论文,其中有一些是ESI TOP1%高被引论文)。他并在国际学术组织其专业领域,担任40多种主要科学期刊的技术评审员,并担任一些期刊特刊的主编与编辑委员。此外,他还也被邀请担任各种国际会议的主席、主讲人、委员会成员。他是Instit
  • 2023-10-09
    报告题目:智能电磁感知的若干进展报告人:李廉林教授主持人:丁军 教授报告时间:10月23日 10:00-11:30报告地点:信息楼341报告人简介: 李廉林:北京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在Nat. Commutations, Nat. Electronics, Science Advances, IEEE Trans.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其中23篇高被引论文),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3部。多项科研成果已获国内外工程应用,多项成果被写入超材料、下一代感知与通信系统、未来测量与传感系统等的发展路线图。报告内容简介:智能电磁感知是电磁成像与探测的智能化发展,是智慧家庭、生物医学、工业诊断、安全检查等领域的基础性、关键性、共性的技术。本报告重点介绍我们团队过去一年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智能电磁摄像机、超材料机器人和大语言-电磁模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