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 2023-02-18
    为促进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为未来共同事业的发展打开空间,华东师范大学拟于2023年3月举办2023年度青年科学家(学者)国际论坛,并依托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设立通信与电子分论坛,通过专题报告与学术研讨,增进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对华东师范大学和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的了解。本次论坛将采用线上视频方式进行。To promote academic exchanges among outstanding young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open up spa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ECNU has taken the initiative to host the annual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young scientists (scholars)in March. During this period, Schoolof Communication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EE) will host a sub-forum oncommuni
  • 2023-02-18
    为激发学院师生参加创新创业赛事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学院双创工作, 2月15日上午9:30,学院邀请到学校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助理、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指导教师刘侃老师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专题指导讲座。本次讲座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夏冰主持,学院近200余名师生在线聆听了讲座。讲座伊始,夏冰老师介绍了近年来学院师生在 “互联网+”、“创青春”等赛事中取得的成绩,以及通信学院双创工作开展情况。刘侃老师以“什么是创意、创新和创业?”这一问题切入,向师生们展示了学校双创工作的整体框架和设计,详细介绍了我校师生可以参加的各类创新创业赛事,以及这些比赛的侧重点和区别,强调大学生参赛的目的在于用创业的思维和创业教育获得创业的意识、精神和创业能力,以创新创业推动社会前进。接着刘老师仔细讲解了 “互联网+”大赛的赛道、赛事安排、评审规则和注意事项,以及学校对参赛项目的大力支持和激励政策,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到互联网+竞赛的每个环节中;他还通过具体案例为师生讲解了如何开展项目选择、市场分析、组建团队、撰写商业计划书、专利申请、展示答辩等内容。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围绕大赛要求、团队建设、专业基础积累等问题进行
  • 2023-02-15
    为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落实校地合作,主动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2月15日下午,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邢和祥、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吕岳、党委副书记夏冰、上海市多维度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庆利、双创学院刘侃和学院教师陈建刚、吕淑静、蔡春华一行赴位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启动区的汾湖高新区开展合作洽谈和高层次人才项目落户考察交流活动,受到了我校挂职干部、吴江区科技镇长团团长张赫,汾湖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吴伟斌的热情接待。交流对接会上,吴伟斌等详细介绍了汾湖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启动区的现有发展成果和科技创新发展优势,介绍了汾湖在科技人才引进方面的政策与福利。他表示,期待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产业化项目作为华东师大苏州研究院的第一批项目尽快落地落实,尽早为汾湖注入崭新的人才动能。邢和祥代表学校介绍了推进华东师大苏州研究院的建设推进情况,表示产业技术研究院将为学院产业化项目的落地提供全面、专业的支持。吕岳则代表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作学院特色项目的介绍,表示学院将进一步挖掘科创项目,鼓励更多成熟的项目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落地孵化。会上,部分教授团队还逐一介绍了拟落地的产业
  • 2022-12-25
    张烨薇,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9级本科生,在校期间曾获本科生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君浩基金”飞翔奖学金。担任班级团支书兼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宣传委员,曾获校级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等称号。一见倾芯,信念是坚持的力量第一次意识到祖国的芯片危机是在2018年,还在读高二的张烨薇在网上了解到中兴禁令事件,而芯片行业的人才缺口与日俱增,在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感染下,她在心里悄悄埋下了“为中华芯崛起而读书”的种子。进入大学的三年来,她保持着对微电子专业的满腔热忱,始终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班级中的排名稳步上升,以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推免资格,今后将以直博的方式继续在专业领域深耕。从基础课程到核心课程,从使用芯片到设计芯片,所学越来越接近卡脖子技术,无论是工艺中需要的光刻机还是仿真设计需要的EDA软件,都是我国芯片不能实现完全自主化的瓶颈,也让她强烈认识到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今年八月美国在签署《2022芯片与科学法案》后又开始针对我国基于GAA架构的EDA技术,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和兴趣方向,她毅然选择在今后的读博阶段中以此作为自己的研究
  • 2022-12-25
    星空故事简介倪瑶,通信工程系2020级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获得研究生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华师出版智慧一等奖学金、“君浩基金”飞翔奖学金、校优秀学生。曾获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上海市金奖,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三等奖、上海市一等奖,连续三年参加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3项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1项全国三等奖和6项上海市一等奖。✦✦01缘于热爱,忠于热爱2016年,倪瑶被华东师大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录取,电子信息专业是倪瑶的第一志愿。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倪瑶就有一个清晰的目标,要学专业性强的学科,将来要做专业对口、非专业人士无法替代的工作。因此,即使家里人十分希望她读教育专业,她也毅然决然的自己改了专业,这是她人生中自己做的第一个重大选择。起初她对该专业并不是很了解,只知道自己擅长物理和数学,并且了解到该专业的专业性强、就业形势好。她真正爱上该专业是在一次学院的实践活动上,那是她第一次认识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各种电子元件,第一次通过焊接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并做出了一个会发光的圣诞树。那一刻,她认识到了该专业的强大,可以通过简单零散的电子元件,组成一个能良好
  • 2022-12-25
    在2022年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奖学金的激烈角逐中,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本科生张烨薇、研究生倪瑶凭借卓越的表现突出重围,荣获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校长奖学金!这是我院学子连续三年获得这项校内最高级别奖学金,也是我院本科生首度斩获校长奖学金,同时也是本科生、研究生在同一年度内首度双双斩获校长奖学金,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张烨薇答辩现场张烨薇综合成绩排名年级第一,曾获本科生国家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君浩基金”专项奖学金,连续三年获评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和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SCI论文(影响因子8.31),曾获集创赛华东赛区一等奖、“挑战杯”上海市银奖、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优秀结题,并代表学院参加本科生创新创业学术论坛获得优秀报告奖。武汉疫情期间参与筹划防疫物资募捐获得咸宁市政府抗疫志愿者称号,曾作为悦苗残疾人寄养园志愿者荣获上海市肢残人协会优秀助残者称号。倪瑶答辩现场倪瑶同学以高速数字系统设计为研究方向,综合成绩年级第一,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华师出版智慧一等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多次荣获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学生称号,并被评为2022年度华东师范
  • 2022-12-25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加强学院党支部建设,12月21日下午,学院党委举行2022年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学院党委委员和各师生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郑正奇主持。首先学院党委委员就本人的述职报告作会议交流,详细汇报了2022年抓党建工作。党委书记郑正奇认真落实抓基层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学院不断健全党建责任体系,落实好领导班子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加强对分管领域和条线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随后各党支部书记分别就2022年度党建工作履职、支部建设等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汇报,深入分析了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并开展了述职评议。通信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周梅围绕支部结对共建和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做了详细汇报,通过党建引领学科建设,在人才联合培养以及项目合作上和共建单位形成合力,开创新局面,奋发新征程。电子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书记李小进就加强党员师德师风教育、宣传及监督等工作做了汇报,支部认真完成政治理论学习和党员发展工作,切实把二十大精神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行政教工党支部书记张
  • 2022-12-16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为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12月7日下午,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与通信工程系教工支部邀请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终生教授齐卫平老师在信息楼133会议室为教工党员作题为《奋斗新时代新征程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线下专题辅导报告,报告会由通信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周梅主持。· 专题报告齐卫平教授首先从“两个极不”“三个之变”“四个之问”带领大家进一步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召开的重大意义,并指出二十大主题是大会的灵魂、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纲,是对旗帜道路精神目标的庄严宣示,并为新时代新征程接续奋斗指明了方向。随后,齐教授将二十大报告与十八大、十九大报告进行了全面对比,帮助大家梳理了框架,理清主要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详细解读了二十大报告中“三个务必““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和本质要求”等十二个创新理论观点。齐教授表示,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过去十年来国家各方面的巨大变革与发展,全面、准确地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坚定自信,奋力谱写更加绚丽的华章。整场报告解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党员老师们受益匪浅、倍感振奋。电子工程系教工
  • 2022-12-16
    青年沙龙是小规模、高水平、讲学术的专题沙龙,面向青年专家、学者,进行学科交叉、思路开放和专题集中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为我院相关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深入的、学术性的互动交流平台。第二十一期、二十二期活动由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研究所的黄磊磊副研究员和刘博晓副教授主讲,两位老师为我院师生带来了2场高水平、高质量的主题学术沙龙。活动由我院副院长吴幸教授主持。11月2日,黄磊磊副研究员进行了《视频编解码技术及其VLSI实现所面临的新需求》的主题报告。黄磊磊副研究员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其在视频编解码领域的相关工作以及业界的最新需求,如应用于屏幕显示的浅压缩,应用于虚拟现实的低延迟传输等,并探讨视频编解码技术的可能发展方向。他指出,视频编解码技术是多媒体时代的一大基石。一方面,随着5G和元宇宙的到来,视频编解码正在向着更高分辨率,更高帧率和更低延迟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短视频等业务的兴起,视频编解码也在向着更多标准,更多场景的方向演变。12月7日,刘博晓副教授进行了题为《便携式生物电阻抗数据采集芯片的医疗诊断应用》的主题报告。刘博晓副教授指出,生物电阻抗数据可用于分析身体组织的构成、含量等信息
  • 2022-12-12
    近日,2022年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结果公示,张楠老师荣获计划资助。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旨在保障和提高本市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待遇水平,进一步激发青年技术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深化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张楠,2017年6月于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系获学士学位,2022年6月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得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学位。2022年7月加入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张楠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纳电子机械系统(MEMS/NEMS)、微纳传感器技术和微能源采集技术。作为课题主要参与人员参加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两项。相关研究工作在Nano Energy、Droplet、ACS applied electronic materials等SCI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8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Nano Energy》上 (3篇),实现了超过100次的引用,累计影响因子超过50。申请中国发明专利6项,其中3项已获得授权。入选2022年上海“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
  • 2022-12-08
    为更好了解本科新生的学习发展与生活适应情况,更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与支持,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于11月30日中午召开2022级本科新生代表座谈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夏冰,副院长乔德礼,院长助理张润曦,教务员吴澄以及辅导员姚燕珊参加座谈会,与同学们沟通交流并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引领指导,现场气氛热烈融洽。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融洽会上,新生代表积极发言,提出自己在近三个月的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困惑,其中既涉及学习方式、考核测试、课程安排等专业学习方面的问题,也涉及生涯发展、时间管理、双创参与、个人兴趣等个人发展方面的问题。与会学生积极发言针对这些问题,几位老师立足学生成长成才核心要素,结合学科特点、国内外发展现状,从多个角度为同学们指点迷津、拨云见日,在场同学也纷纷结合自身经验慷慨支招、相互提点。乔德礼老师表示,希望同学们能够持续与师生朋辈保持紧密联系与互动交流,遇到各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及时反馈,学院一定全力支持疏解。张润曦老师以现身说法的方式,鼓励同学们在面对一时学业困难与压力的时候,要有突破自我的勇毅与信心。最后夏冰老师表示,感受到大家对大学生活的信心与热情,希望同学们都能够以
  • 2022-12-05
    近日,爱思唯尔(Elsevier)公布了2022年度国际微电子工程青年科学家奖(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获奖者名单,我院吴幸教授获此殊荣。国际微电子工程青年科学家奖旨在表彰在微电子工程领域制造技术做出突出贡献的国际青年学者,今年全球仅2位青年科学家获此荣誉。吴幸教授因其“在二维材料和纳米器件的原位表征领域的突出贡献”而授予该奖项。随着后摩尔时代芯片的微型化、多功能化和智能化,集成电路材料与微纳器件的实际服役环境日益苛刻。吴幸教授及其团队围绕以新型二维材料为代表的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材料展开“原位”研究,发展多种原子尺度表征测试的方法,揭示在力、热、光、电、磁等多场耦合下微观结构的演化规律。相关工作发表在Nature子刊、IEEE TED、IEEE EDL、IRPS、IPFA等。爱思唯尔(Elsevier)是一家荷兰的国际化多媒体出版集团,创办于1880年,主要为科学家、研究人员、学生、医学以及信息处理的专业人士提供信息产品和革新性工具,爱思唯尔出版2500余种期刊,每年约有350,000篇论文发表在爱思唯尔
  • 2022-12-05
    10月份以来,河北招生组先后参加了河北石家庄二中、石家庄一中、衡水中学、邯郸一中等河北省重点中学的线上大学节活动,为河北考生、家长开展了近10场在线宣讲活动。 12月3日上午10:00,河北招生组组长乔德礼以线上的方式与河北2023届高考考生、家长见面。来自石家庄、邯郸、衡水、唐山等河北各地的考生参加招生宣讲会。河北招生组张健、王海建、姚燕姗等老师在线为考生、家长答疑解惑。河北招生组组长乔德礼教授主讲 乔德礼从一流名校、卓越育人、爱在师大、师大之路等四个方面,全面详细介绍了华东师大的情况以及2022年在河北的招生情况。 在详细介绍了华东师大的历史底蕴之后,乔德礼着重介绍了当前华东师大的文理学科交融、人文艺术滋养的学校特色,以及学科特点、科研优势、名师云集、人才荟萃、社会服务等情况。线上的招生宣讲会 针对考生、家长特别关心的人才培养问题,乔德礼从华东师大卓越育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介绍了学校“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保障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四导向”为引领的卓越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卓越成长成才;以一流专业建设为基础,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改革模式;构建“多元联动”育人体系,
  • 2022-12-02
    11月30日,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度创新创业教育周落下帷幕,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再次荣获华东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也是全校唯一一个连续四年获得该奖项的单位。此外,学院双创中心干事、辅导员梅月平获得创新创业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研究生倪瑶获得“科创达人”称号。学院再次荣获校创新创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院双创中心干事、辅导员梅月平获得创新创业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研究生倪瑶荣获校 “科创达人”荣誉称号2022年,在学校双创学院、教务处、研究生院、团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稳步推进双创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重要赛事承办方面,成功承办2022年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安谋科技杯”上海赛区赛事,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全力推进赛事组织实施,举办6场线上技术巡讲,推出“造星计划”,积极拓展渠道推动校企深度融合,上海赛区17家研究生培养单位、249支队伍成功参赛,涵盖所有8个赛题方向及企业命题赛,获得全国总赛区的好评,彰显了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赛区的责任与担当!创新创业项目方面,配合学校教务处验收通过2021年立项的创新创业项目43项,其中13项被评为国家级创新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