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通知公告
  • 2023-07-25
    根据学生需要,经过学生本人申请、学院审核,拟同意2021级邢靖宜等24名研究生提出的调整专业学位领域的申请,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7月25日-7月31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实名联系张老师,联系邮箱:yfzhang@ee.ecnu.edu.cn。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2023年7月25日附: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领域调整汇总序号姓名学号原专业学位领域名称(代码)新专业学位领域名称(代码)1邢靖宜51215904044电子信息(085400)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085402)2吴心怡51215904045电子信息(085400)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085402)3蒋欣怡51215904058电子信息(085400)集成电路工程(085403)4李明帅51215904062电子信息(085400)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085402)5陈子娇51215904064电子信息(085400)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085402)6陈洁芳51215904065电子信息(085400)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08540
  • 2023-07-04
    2023年7月1日至2日,华东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以下简称“夏令营”)在我校闵行校区信息楼举行。根据申请材料审核和面试选拔结果,经面试专家组一致认定,以下营员获得了本年度夏令营的“优秀营员”称号,特此公示。姓名本科院校报考专业申请层次平功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冯柯颖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俞开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余耀桦上海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李浩诚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硕士虞林嫣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硕士周怡静华东理工大学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硕士李淦晨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硕士谈伟伟上海大学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硕士孙思维安徽大学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硕士程一凡安徽大学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硕士范裕城安徽大学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硕士杨子涵上海理工大学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硕士李如辕南京林业大学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硕士刘琪华东理工大学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硕士王瑞环武汉理工大学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硕士盛赵阳南京师范大学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硕士李雨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硕士马相禾上海海事大
  • 2023-06-26
    公示 | 2023年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入营名单公示经审核筛选,2023年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共录取40名同学,具体名单如下:序号姓名专业就读学校1冯柯颖信息与通信工程(直博生)南京邮电大学2李仁杰信息与通信工程(直博生)东北大学3朱昊頔信息与通信工程(直博生)山东大学4余耀桦信息与通信工程(直博生)上海大学5齐致远信息与通信工程(直博生)北京交通大学6万益彰信息与通信工程(直博生)中国海洋大学7俞开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直博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8平功成信息与通信工程(直博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9王紫寒信息与通信工程(直博生)上海大学10江家庆信息与通信工程(直博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1王文轩电子信息(电子与通信工程)上海理工大学12王千懿电子信息(电子与通信工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13杨子涵电子信息(电子与通信工程)上海理工大学14马相禾电子信息(电子与通信工程)上海海事大学15范裕城电子信息(电子与通信工程)安徽大学16丛玉琪电子信息(电子与通信工程)华东理工大学17刘琪电子信息(电子与通信工程)华
  • 2023-05-26
    各位老师: 根据《关于做好“十四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22〕36号)要求,我校完成《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自评报告》,现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即日起至评估结论下达为止 联系部门:教务处(闵行校区办公楼217室) 联系方式:联系电话:54344792;联系邮箱:zncao@admin.ecnu.edu.cn。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自评报告》请查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自评报告的公示(ecnu.edu.cn)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2023年5月26日
  • 2023-05-26
    报告题目:智能诊断前沿问题及其临床前景报告人:宋志坚 教授时 间:5月29日上午10:00地 点:信息楼133会议室报告人简介:宋志坚,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复旦大学数字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MICCAI(Medical Image Computing and Computer Assisted Intervention)重点实验室主任、HUMAP(Hyogo University Mobility in Asia and the Pacific)特聘教授等职务。宋志坚同志长期从事医学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辅助手术领域的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及高科技产品的研制工作。近年来在计算机辅助手术、医学图像智能诊断和大数据分析、视觉跟踪与空间定位领域取得突出成绩。提出系列智能诊断与手术导航的新理论、新方法。近年来,在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顶级国际会议论文12篇,专著1部,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12项,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2项。曾先后获得以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代表的4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主持研制Excelim-04/116/118系列型号神经导航和
  • 2023-05-12
    题目:低空目标探测技术与系统报告人:周良将 博导时间:5月14日上午9:00地 点:信息楼341会议室报告人简介: 周良将,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雷达系统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主持或负责高分重大专项、973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十余项,在高精度定量化雷达及应用技术等方向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共发表论文30余篇,申报或授权专利共20余项,获得省部级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报告内容简介: 面向目前日益增加的低空无人机等目标,技术团队开展了低空目标探测雷达系统技术与目标识别检测方法的研究,并开展了相关系统样机的研制与应用探索。报告主要汇报团队在这一领域的近期工作进展
  • 2023-05-12
    题目:人体表面全息三维成像技术报告人:谭维贤 教授时间:5月14日上午9:00地 点:信息楼341会议室报告人简介: 谭维贤,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授,主要从事雷达成像技术、信号处理和微波遥感等方面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工作。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军委装备发展部一般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已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完成科技成果转化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和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自治区“321”人才工程一层次人才等,获内蒙古自治区“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报告内容简介: 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公共安全检测、企业内保服务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亟需加强新型安检技术和安全防范系统建设与研发。报告主要介绍人体毫米波全息三维成像基本原理、关键技术与应用效果。
  • 2023-05-12
    题目:电磁场传感器及监测仪器简介报告人:陆德坚北京森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时间:5月14日上午9:00地 点:信息楼341会议室报告人简介: 陆德坚,北京森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物理电子学专业,正高级工程师,专注于电磁环境(电磁辐射)监测仪器仪表研制、电磁环境监测技术开发与电磁环境监测应用十五年;主持国产DC~60GHz电磁场监测仪器的开发,在电磁辐射监测技术及电磁环境监测应用等方面有技术特长。报告内容简介: 1)DC~60GHz全频段宽带电磁场、选频电磁场及光电效应电磁场传感器及监测仪的原理、关键性能及设计。2)电磁监测新技术:无人机载监测技术、强电磁脉冲监测技术、分布式监测技术、车载巡测技术、电磁场仿真技术及电磁校准技术。3)电磁监测技术新应用:大型天线性能测试,EMP电磁脉冲测试,脉冲雷达电磁场监测,电动汽车电磁环境监测,城市电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典型电磁设施电磁辐射仿真与预测。
  • 2023-05-12
    题目:商业航天与SAR小卫星发展报告人:耿旭朴 博士时间:5月14日上午9:00地 点:信息楼341会议室报告人简介: 耿旭朴,博士,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卫星遥感、雷达成像和深度学习等方面的研究,负责厦门大学联合遥感接收站的建设运行和海丝系列卫星的规划设计等,出版专著《基于RS的城市环境量化分析——遥感技术厦门应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报告内容简介: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快速低成本发射和卫星模块化与集成化等技术的不断突破,全球微小卫星产业蓬勃发展,给地球观测与遥感、通信、导航及科学与技术的空间验证等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伴随着这股世界范围内的航天商业化浪潮,由多颗微小卫星形成的星座集群服务正引起广泛关注。本报告结合厦门大学海丝系列卫星,介绍国内外SAR小卫星的发展与应用,以及其在商业航天大潮中的机遇与挑战。
  • 2023-05-12
    题目:多模态遥感智能解译基础模型技术与应用报告人:孙显 博导时间:5月14日上午9:00地 点:信息楼341会议室报告人简介: 孙显,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从事我国对地观测卫星数据智能分析关键技术研究。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防重大型号工程等任务十余项。发表SCI论文70余篇,ESI高被引16篇,出版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24项。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青年科学家奖。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科院杰出成就奖等省部级奖励4项。是IET Fellow,IEEE高级会员,任IEEE GRSS IADF-MIA共同主席,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遥感专委会秘书长,IEEE GRSL、PRL、TVCJ等国际期刊副主编。报告内容简介: 对地观测已进入大数据时代,随着数据和算力的日益丰富,依靠人工专家判读模式已成为瓶颈,基础模型结合下游任务已成为技术趋势。报告阐述了基础模型用于遥感面临的问题挑战,从样本数据、网络结构、任务优化三个方面介绍了技术进展,以及典型成果在军民多个领域的应用。并指出了持续深入探索专业模型和建设开放生态的展望。
  • 2023-04-26
    题目:媒体体验质量评价报告人:翟广涛教授主持人:吕 岳 教授时间:2023年4月28日下午2:00地 点:信息楼133报告人简介:翟广涛,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从事多媒体智能相关研究,发表国际期刊和会议论文400余篇,被引用一万余次。获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IEEE多媒体汇刊最佳论文奖等。任Elsevier期刊Displays主编、《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编委、IEEE CAS MSA、IEEE SPS IMVSP成员、中国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副主席、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上海市图像图形学学会副理事长。报告内容简介: 音视频等多媒体信号是人类重要的信息来源,受环境和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多媒体信号质量往往不能满足我们的日常需求,媒体体验质量评价的研究对提升媒体系统的整体性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报告将介绍媒体体验质量评价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组在该领域的部分近期成果,包括基于自由能模型的视觉质量评价、基于伪参考的无参考视觉质量评价、屏幕内容质量评价、手机拍照质量评价、显示质量评价、UGC内容质量评价等领域的算
  • 2023-03-21
    题目:空间声场主动控制技术研究报告人:张 雯 教授主持人:王妍 教授时间:10月25日下午15:30地点:腾讯会议,会议号:785-617-027报告人简介:张雯,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教授、博导。曾任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工程与计算机学院,于2016年加入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智能声学与临境通信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语音与声信号处理、双耳听觉与空间声、主动噪声控制与人机交互。在IEEE SPM、TASLP、JASA等领域顶级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于2015年获得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早期职业研究员奖”(ARC DECRA),2017年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报告内容简介:声场主动控制是指通过调控次级声源产生的声波在目标区域产生期望的可听声效果,其典型应用包括声场重现、声场分区控制和有源噪声控制等,在沉浸式音频通信、智能座舱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然而,空间声场控制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任务,针对室内混响环境下声场的不确定性与时变性,如何在目标区域内非观测点位置准确稳健地重建、控制声场,即保证声场调控的准确性、稳定性、鲁棒性,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报告
  • 2022-11-21
    题目:uRLLC for 5G and Beyond报告人:Yonghui Li教授主持人:王昆仑 研究员时间:11月22日14:00-16:00地点:腾讯会议,会议号:895-861-941报告人简介:Professor Yonghui Li is currently a Professor with the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His current research interests are in the area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MIMO, millimeter-wave communications, 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s, coding techniques, wireless AI and industrial
  • 2022-10-20
    题 目:人工智能在慢病和肿瘤诊疗中的一些应用(Facing the global health challenges in population health and oncology via scalable AI tools)(华东师范大学71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报告)报告人:吕 乐 教授主持人:王 妍 教授时 间:10月21日上午9:30地 点:腾讯会议,会议号:785-617-027报告人简介:报告人学术简历吕乐,2007年获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从事人工智能研究26年,从2006年起,投入医学影像和临床信息学方面的研发16年。2021年因为在癌症检测和诊断方面的突出贡献当选IEEE Fellow (IEEE 计算机学会,引用数~15600次)。2017年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临床中心院长奖,201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年度最佳导师奖。2022年8月起担任阿里巴巴达摩院医疗人工智能团队负责人。 阿里巴巴达摩院医疗人工智能团队成员近年来在顶级临床期刊上发表Nature Communications三篇,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Annals